1客家事務局

客家音樂+文學人才齊聚一堂

鍾肇政+鄧雨賢專館。該館以客家「音樂」及「文學」為主軸,除以特展室隨各季主題不同更換展覽內容,讓民眾體會客家文化的深遂美麗外。館藏內另增闢有兩位重要人物專門獨立的館別,一是「鍾肇政文學館」鍾肇政是台灣大河小說的代表人物,他以自傳的方式來作為小說素材,其中「魯冰花」更是為大家熟悉的電影。另一則是「鄧雨賢音樂館」,他的眾多作品中,以"四月望雨"這四首歌流傳後世,分別是四季紅、月夜愁、望春風、雨夜花,在當時台灣樂壇呈現一片荒漠的時代,他引進的日本曲風元素為台灣音樂注入新血。

2大平紅橋

大平村的百年古橋

桃園龍潭的IG打卡小秘境,曾經被票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中的第65名,大平紅橋建於1923年(日治大正12年),是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糯米古橋,以拱型方式興建,目前全臺僅剩三座,這座紅橋是其中保存最完整者,由於其懷舊復古的風情,已成為拍照打卡的新景點。其所座落的大平聚落在當時客家移民與原住民的戰役中,具有重要戰略位置,及歷史意義的太平隘口。

3三坑老街

最短的百年老街

清朝時因大漢溪來往商船的繁榮,成了龍潭、楊梅、關西、新埔等聚落間的轉運站,因而繁盛一時,當時有客棧、酒館、餐飲店等,後來因為桃園大圳與石門水庫大壩完成,大漢溪水位下降而沒落。現今,因老房子保存完整,原始風味濃厚,沿街仍可看見早期客家房舍的土牆結構及早期村落樣貌,是北臺灣少數保存清代風貌的街聚落,因而成為客家文化的重要景點。

4永福宮

守護著三坑村的寺廟

永福宮建立於清朝乾隆五十三年,經三次遷移,於1924年遷至現址,是三坑子最早的廟宇,也是三坑居民的信仰中心。永福宮最早是供奉客家人的主要信仰-三山國王,後來改成神格較高的三官大帝為祭拜主神,廟裡亦配祭閩南人的主要信仰-開漳聖王。永福宮在文獻記載上,是龍潭地區少數歷史悠久的廟宇,幾百年來保護著三坑的居民們,其美麗的廟宇建築也吸引不少喜愛建築的人士前來。

5大自然生態園區

世外桃源般的小橋清流

三坑自然生態公園位於景色優美的石門水庫大漢溪畔,佔地約3.8公頃,以佔地廣大的生態湖與周邊大草坪休憩區為主體,其綠意盎然的草皮及湖面,閃閃發光的景色讓人驚艷外,全區採用生態工法建造,並大量種植當地的原生花草樹種,並且規劃有休憩公園、涼亭、木拱橋、戲水渠道等設施將生態公園融合了自然景觀,公園後方則連接知名的三坑鐵馬道,全長6公里的自行車道,在夏天的時候還能欣賞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稻田,創造出休閒的運動健身空間。

6龍潭大池

龍舟的戰場,端午必去景點

龍潭觀光大池古時因池面長滿野生的菱角,因此又稱「菱潭埤」,是桃園龍潭最著名的地標,原本設計為灌溉功能的池塘,現因湖中小島居民們興建了氣宇非凡的「南天宮」,讓整體景觀變得十分優雅,加上龍潭觀光吊橋及具有古意的九曲忠義橋等的襯托,尤其夜晚燈光的烘托下,更加顯得美麗,是許多情侶們喜愛的約會地點。音樂作家鄧雨賢的紀念館也設於此。每年端午節都會在此舉辦划龍舟比賽,往往吸引大批的觀光人潮。

7龍元宮

地方文化傳承源點

龍元宮創建於清道光五年(西元1825年),主祀神農大帝、文昌帝君及天上聖母,是地方信仰中心,廟中主要供奉農業之神-神農大帝,又稱為五穀爺,衣冠束帶,文官氣派與一般所見半裸的神農像完全不同,是北部少見的例子,每年四月的「五穀爺文化季」,以賽神豬、傳統樂曲表演等活動慶賀五穀爺誕辰,場面萬人空巷。而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則有「迎古董」踩街嘉年華、財神爺發財母金遶境等,熱鬧程度不輸過年,已有北天燈南蜂炮、龍潭迎財神之美譽。

8武德殿

日本經典建築再現

龍潭武德殿建於西元1930年(昭和5年),是目前龍潭最完整的一棟日治時期建築物。是日據時代警察練習柔道、劍道的武道館;其建築風格採「和洋混和風建築」,因其基座設計為突出於屋外抬高三階之實體磚造基座,此與廟寺仰望崇高的祭祀空間具有異曲同工之目的,使武德殿具有祭祀、教化與鍛鍊的功能。二次大戰後,此建築物曾一度充當集會所及國校教室使用,分駐所房舍改建時拆去原正面入口的破風,並將室內改修充當員警宿舍使用,武德殿內部原有一半做派出所宿舍,另一半做衛生所施打預防針的診療室,兩單位遷出後,武德殿已初步整理完成,廣場也具雛形,大致恢復早年樣貌。

9鍾肇政文學園區

找回客庄人文旅遊新亮點

為保存台灣文化國寶鍾肇政先生的創作及生活背景,桃園市府於107年打造「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」,將其形塑成兼具漫步、旅遊、參觀功能的文學園區;「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」主要有兩大區塊:一是龍潭國小內的七屋「教職員日式宿舍」,也是鍾老居住了十一年(一九五六~一九六七年)的舊居;鍾老的日式宿舍可說是戰後臺灣文學的發祥地,他在此寫出《魯冰 花》, 筆耕《濁流三部曲》、《臺灣人三部曲》等大河小說。二是位於龍潭國小對街,佔地六十九坪的「武德殿」,預計於二○一八年七月下旬完成對外開放。

10龍元商圈

吃喝玩樂逛街去

由桃園市府經濟發展局輔導之龍元宮商圈位於龍潭市中心,以具百年歷史的龍元宮為核心,商圈範圍包括大昌路、中正路、龍元路等交通要道,其中著名商店如古早味蛋糕、隆興商店、牛肉雄牛雜湯、龍潭廟口傳統豆花、茶客、松屋冰果室、元春蔘藥房…不乏連鎖商家、特色美食、以及結合歷史人文的觀光景點,老街區新玩法,吃喝玩樂由此展開!

11德記油行

百年油坊創新再出發

百年老店「德記油坊」是一家跨越清末、走過日據時代,一直經營至今的榨油廠,也是桃園市碩果僅存的百年油坊。第一代傳人張德勤於清末年間,在龍潭大池旁的西龍路,為一般農家代工榨油,提煉花生、芝麻與苦茶油,因交貨快、品質好,純樸勤勉的精神,深得鄉里愛戴。近年,「德記」以一貫的誠信經營,從油品經營轉型到高級手工皂等多角化發展,將苦茶油應用於手工皂等護膚護髮系列,不僅能溫和洗淨,滋潤肌膚,對環境的汙染更能降至最低。

12聖蹟亭

現存最大石造惜字爐

又稱惜字亭、敬字亭,是用來焚燒字紙,祭祀倉頡的爐體,也是客家地區特有的民間信仰,顯示尊敬文字,推崇文化的精神。龍潭聖蹟亭建於清光緒元年(1825年),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座、規劃最完整的惜字亭,並被列為市定古蹟。在整體環境上,全區採中軸對稱的佈局方式,配置亭身、中門、頭門等建築,整體空間井然有序,顯示設計者與工匠的虔誠與用心。另外,農曆8月3日舉行「送聖蹟」、「迎聖蹟」的古禮,也是目前北台灣唯一保留此儀式的地點,成為其特色之一。

13福源茶廠

五代傳承,守護百年茶廠

福源茶廠起源於1903年,位於桃園龍潭竹龍路巷內,歷經五代百年歲月,傳承著龍潭茶業及教育大眾認識茶葉的工作。 由於其對於茶葉品質的堅持,知名飲料品牌茶裏王的日式綠茶即是生產於福源茶廠,而廣告也是於此取景。茶廠提供採茶、揉布球、揉紅茶、磨茶粉DIY活動,讓旅客體驗做茶。在古樸茶廠內,跟著老師傅了解茶文化、做出回甘茶飲風味,每一道過程都不容馬虎,而在療癒茶香中,也不自覺釋放了繁忙生活中的壓力。除此,廠內擺放的捻茶機、滾筒式乾燥機及陰乾茶葉等製茶機,仍可看見機器和人力合作完成繁瑣且細膩的製茶流程。福源茶廠招牌茶-「紅玉」(台茶十八號),另有功夫茶「酸柑茶」、椪風茶「東方美人茶」。